第1431章 又出主意-《谍海孤雁》
第(3/3)页
建设难度高,通常意味着工期较长,若建得不行,将来想扩建会很耽误事,至于平常路段,任它去了,哪怕搞得一团糟,大不了将来再慢慢去收拾。
这方案听得有点离谱,但也算最优选择,毕竟相比较指望国府,这还更靠谱,至少有很大概率办成。
对于刘家,林默还提醒了下,让其也进行海外布局,从种植到纺织,甚至相应设备工具之类,都可以成为目标,自己开办或收购投资皆可,甚至可随林家一道。
而除去出主意,还有刘家与林家的更深入合作,包括但不限于,相互持股,整合次要资源,像负责运输之类的货队这些,被分割整合成运输公司,如此,既方便聚焦主业,也方便充分利用资源等等。
大舅哥安抚下来,二舅哥也嚷嚷着让林默出谋划策,麻纺业务,他已初步迈上正轨,各方面的研究之类,也按林默出的主意,稳步展开。
只不过,他研究后,认为这生意的需求比较小,当然了,这是相对而言,只不过是他从中赚取了比较丰厚的利润,且暂时没什么竞争对手,基本锁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。
这导致他对形势估计比较乐观,且认为,这行业体量,短期内怕是吃不下他的获利,也就是再投资没地方投了,所以才让林默给出点主意。
林默对他的乐观,虽并不是很认同,但麻纺市场确实不大,且据他介绍来看,公司已有成为小而精的行业独角兽趁势。
而且,他也留出足够资金,开展相关研究、营销等工作,方向又有林默指明,正常情况,别人抢不走他的生意,确实可进行一些其他布局。
林默给的建议,一个是向刘家、林家等,涉及相关行业的前端后端公司进行投资,像是纺织机械、技术、工艺等的研究,后端的衣裤鞋袜相关公司等等。
另一个建议,是可以投资研究人造丝、化纤等的生产、纺织技术等,林家目前,投在这方面的钱,主要是新材料的研究和生产,对于应用上的投研并不多。
虽然与国外公司合作了,但自己也要具备才好,一方面是避免被人拿捏,而另一方面,则是这市扬前足够广阔,能容纳下的参与者不少。
把细节这些都谈完,在林默预料之外,杨海城的舅哥,居然也向林默讨教,说自己也想打拼闯荡一把,想请林默给点建议,指条明路。
林默有点为难,看向自己两位舅哥,但出乎他预料,两人对此都是同意的,还为对方说好话。
事后林默详细了解才清楚,虽然谭家不少人都在为刘家做事,但两家并非上下级,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,而是正儿八经的合作者、联盟。
只不过是谭家实力、位置这些,看着处于弱势地位,才会给人一种双方是依附关系的错觉,实则谭家是独立的,有自家产业这些。
只不过谭家的发展讲究一个稳字当先,规模上才远不及刘家,但其收益相对稳定,风险也远低于刘家,刘家生意曾几度遭受冲击,都是靠谭家帮忙才挺过来的。
林默当时不了解这些,要求要容许林家与他参股,甚至还为自家大舅哥跟杨海城也要了股份,其自然点头同意,虽不清楚林默所想,但没理由拒绝,没好处,谁敢保证对方会拿出好东西来?
至于林默出的主意,他看对方带了可乐等好几种饮料上船,便建议对方开办饮料厂,去做饮料生意。
这生意,挺契合对方家传的,这生意,需要的便是长期坚持,并稳健经营,只要经营起来,别跨界、别搞花活儿,能活的非常自在。
第(3/3)页